湖北日報訊 圖為:楊小玲在排練中。(記者 張朋 攝)
  記者 李先宏
  人物名片
  楊小玲,武漢市第一聾校教師,第四屆全國敬業奉獻道德模範。
  舞臺上,楊小玲是永遠幸福的“配角”!
  她站在舞臺的一角,背對觀眾,用她那優雅的手勢,指揮著幾個美麗的姑娘,將一段土家風情舞蹈,演繹得惟妙惟肖。
  如果不說,誰也想像不到,舞臺中央歡快的舞者,是一群聽不見音樂的聾啞孩子!
  音樂靜止,掌聲響起。
  儘管只是排練,但孩子們優美、傳神的舞蹈,還是打動了臺下的組織者,情不自禁地鼓起掌來。
  3月2日下午,星期日。武漢市第一聾校禮堂。兩天后,就要在這裡舉行的“湖北省學雷鋒志願服務集中行動啟動式”,正做著最後的準備。
  啟動儀式上,楊小玲和她的學生們,將為來賓表演這段舞蹈,並擔當現場手語翻譯。
  對這樣傳播正能量的社會活動,楊小玲格外重視。中午12點剛過,吃罷午飯,就與老公來到學校。同為聾校老師的老公陳雙鴻,是楊小玲的堅強後盾,每有演出,陳雙鴻必為她操持音響。
  整整一個下午,舞蹈練了一次又一次,流程走了一遍又一遍,楊小玲手勢仍一絲不苟,手語仍是舞蹈般優雅。
  室外,春寒料峭;室內,楊小玲汗濕衣衫。“對每件事都認真,這是楊老師一以貫之的風格。”搭檔胡欣老師說。
  正是靠著這種認真和執著,楊小玲攀上了特殊藝術教育的高峰。從青春到不惑,她用23年的堅守,用獨創的聾舞教學法,把“千手觀音”邰麗華和8名學生送上了中國殘疾人藝術團璀璨的舞臺,領上了奧運大舞臺。
  而更讓她感到驕傲的,是通過舞蹈這個媒介、通過藝術的熏陶,讓更多的聾啞孩子變得自信陽光,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,從而自強自立於社會。
  休息間隙,與楊小玲聊起培育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,這位全國敬業奉獻道德模範,有著比常人更深切的感悟。
  在楊小玲看來,敬業,是最基本的職業道德。所謂“敬”,就是你一旦選擇了某一職業,你就要敬佩、熱愛、忠誠於這個職業;所謂“業”,是你要把職業當事業,為之奉獻汗水和智慧。一句話,你要把職業融入生命,讓事業成為信仰。
  正是這種敬業觀,20多年來一路伴隨著楊小玲前行。
  ——從跨入無聲世界,楊小玲創立了“鼓舞教學法”,用鼓聲震動傳遞節奏,人稱“鼓舞媽媽”;主編了《特殊教育學校舞蹈訓練校本教程》,填補了國內空白。
  ——從“聽懂”孩子到“讀懂”孩子,楊小玲走進聾啞孩子的心靈,是420名聾啞學生的代理家長,輔導580名聾啞考生步入大學校園。
  ——為點燃無聲世界的希望,跟腱斷裂,楊小玲坐著輪椅堅持給學生排練,拄著拐杖上臺指揮;身懷六甲,楊小玲仍堅守排練場。
  ——不管飛多遠,楊小玲心裡總繫著聾校的孩子們,婉謝中國殘疾人藝術團三番五次的慰留,放棄更高的事業平臺,甘願畢生做一個特教老師。
  ……
  去年,楊小玲榮獲第四屆全國敬業奉獻道德模範稱號。榮譽給了楊小玲更大的動力。利用“楊小玲工作室”這個平臺,借助“楊小玲助殘基金”,楊小玲要讓更多的殘疾孩子,登上夢想舞臺,自信邁入社會。
  記者手記
  聾啞孩子用舞蹈來感受世界,演繹生命的希望。
  楊小玲用舞蹈來詮釋敬業觀,在無聲的舞臺上,用旋轉幫助他們完成生命的蛻變。
  作為全國名師,楊小玲本可以有更大的舞臺、拿更高的薪酬,但她離不開自己的學生,甘做人梯,默默堅守。她眼中,職業,不僅僅是供職的單位、薪酬與名利,更是融入生命的夢想、成為信仰的事業。
  這舞著的春秋,充實、華美,更流淌著愛意。
  專家點評
  省社科院研究員 袁北星:
  “鼓舞媽媽”楊小玲,仿佛甘甜雨露,如同和煦春風,用舞蹈提升聾啞孩子的缺憾人生,演繹著陽光勵志的“荊楚故事”。“凡百事之成也,必有敬之,其敗也,必有慢之。”楊小玲將職業融入生命,讓事業成為信仰,以23年的執著、堅守,使我們懂得了敬業奉獻的深刻意蘊。
  身邊人說
  學生李青平:是楊老師給我插上尋夢的翅膀,讓我找到追夢的自信。無論走到哪裡,我要像楊老師那樣,繼續愛的接力。
  丈夫陳雙鴻:楊小玲一心撲在工作上。我就像她的“特工”:生活中做飯、洗衣、打掃房間、帶孩子;工作中幫她處理照片、製作視頻、音頻剪輯,提供舞臺意見……她沒時間做的,我全做。
  同事胡欣:楊小玲總是對工作充滿活力,對生活充滿熱情,對同事充滿溫情,對學生充滿愛心。這背後,是堅強的信念在支撐。
  (原標題:職業融入生命 事業成為信仰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rt67rtteu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