樂東加大基礎性工程建設力度
  民族地區通水通電通路
  共同團結奮鬥
  共同繁榮發展
  本報訊 樂東黎族自治縣是我省少數民族自治縣中人口最多、土地面積最大、文化較為發達的縣份,當地大力培育民族地區支柱產業,大力推動民族地區農業科技化、現代化,引導少數民族群眾科學發展香蕉、芒果、檳榔等現代高效種植業。記者 惠雄飛
  樂東縣委縣政府合理安排資金項目,加大民族地區農田水利、交通道路、安全飲水及電網等基礎性工程的建設力度,促使全縣民族地區實現了通水、通電、通路的目標。有關部門對民族地區重點貧困村採取整村推進的辦法進行重點扶持,讓每個村子因地制宜地選擇致富產業,集中扶貧資金進行專項扶持,全縣貧困人口從2011年59174人減少到2013年48560人,貧困率從15%下降到12%。
  教育是一個地方發展的根本,樂東縣委縣政府加強思源實驗學校、民族高中、思源高中等民族地區重點學校建設,不斷鞏固和提高了民族地區貧困學生入學率。2013年,縣政府投入273.8萬元,資助義務教育階段民族地區農村戶籍17898名少數民族學生35796套校服。
  樂東黎族自治縣民族中學現有在校學生3762名,其中少數民族生占到總數的83%。建校30多年來,樂東民族中學始終堅持加強對各族師生的民族團結教育,為促進海南省民族地區教育事業的發展作出了積極的貢獻。
  樂東民族中學將民族常識和民族團結教育滲入日常的學科教學中。學校將民族常識課引入日常教學和學生課外實踐活動,同時以課堂教學為基礎,從教材中深挖民族團結教育的素材。在初中地理課程“青藏地區”的教學過程中,介紹佈達拉宮內的《文成公主進藏》壁畫時,適時地引入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內容。
  學校還結合本地實際編排校本課程,政教處根據當地的民族分佈特點,專門編排教材介紹全縣13個鎮少數民族分佈情況。學校還會定期開展民族團結進步知識講座,在政治課和班會課中增加民族團結教育的內容。
  學校不僅在教學中加入民族團結的內容,還特別註重在教學中突出民族特色,大力弘揚少數民族優秀文化。學校設立民族傳統體育和藝術課程,把黎族的傳統舞蹈“打柴舞”作為學校的必修課程,作為學生入校的基本技能來普及發展。2013年,樂東民族中學編排的“打柴舞”獲得全省中小學舞蹈大賽二等獎。樂東大安鎮的黎族剪紙藝術久負盛名,學校適時設立剪紙培訓班,培養學生傳承黎族地區剪紙藝術。  (原標題:民族地區通水通電通路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rt67rtteu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